《统计与决策》户籍制度背景下农民工与城市工的人格特质比较

2016-08-03 16:05:42

    2016年第12期《统计与决策》发表我院宋时磊老师和史宇轩硕士的论文《户籍制度背景下农民工与城市工的人格特质比较》,论文首次将农民工和城市工人格特质所体现出的随年龄段增长而发展趋势不断拉大的现象,定义为“人格距离”。
    我国特有的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在城市不能同等享有劳动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权利,而这些外部生存障碍是否会对农民工的人格特质产生影响,是学术界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本论文基于广东省制造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采用BIF大五人格量表,具体分析了同在制造业工作的农民工和城市工的人格差异。
    论文研究发现,16至25岁群组中,户籍不同的农民工和城市工的人格特质相差不大,甚至农民工的尽责性略高于城市工。26至35岁群组起,两者之间开始出现人格距离,农民工五个维度的人格特质开始低于城市工,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两者人格距离越来越大。尤其是56岁以上的群组,两者的人格差距最为明显。这也说明,50岁后的农民工在临近退休时,因各方面保障的缺乏,导致人格特质与城市工的差异显著。
    论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印证了当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制造业从事一线生产的农民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班频繁;子女无法在城市接受平等教育,或者长期在农村留守;夫妻长期分居,无法享有基本的家庭生活;农村的合作医疗无法在城市使用,也无法跨省使用等。从根源上讲,这是户籍制度所引发的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因此,对现有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制度,可以缩小农民工与城市工的人格距离。
    据悉,《统计与决策》,是由湖北省统计局主管,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湖北省优秀精品期刊。

 

    (论文全文,请点击网站“发表论文”栏目相应内容查看)